北漂三年,一名台青无悔的向往
我第一次来到北京是北漂三年在夏天。2015年的名台北京大学里洋溢着青春的气息,未名湖畔风光优美,青无漫步在校园里,向往我畅想着百年来历史人文,北漂三年便感觉自己也成为伟大进程的名台参与者之一。或许便是青无在那时,我与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向往
张毓中(右一)带父亲参观北京前门大街。北漂三年(图片由作者提供 中国台湾网发)
许多人选择北京是名台为一份薪资,但比起个人发展,青无我更被其中的向往文化气息吸引。在故宫黄瓦红墙边,北漂三年树影悠悠晃动,名台是青无曾经的帝都显而不彰的辉煌;国家博物馆内,陈列着华夏五千年的历史,以及前人的心血结晶;居庸关长城上,我与同学们踩着的每一层阶梯,都承载着国家对于保卫疆土的意志。眺望远方,天空是那么遥远,无边无际,那样的北京是我所期盼、所惦记在心的。
张毓中在居庸关长城。(图片由作者提供 中国台湾网发)
或许正因如此,我在2019年正式来到北京工作。第一份工作在东四胡同里,那日我根据地图指示,沿着弯曲的胡同来到一处四合院前。这颠覆了我对设计公司应该在写字楼里、且光鲜亮丽的刻板印象。光头的老板端着一副黑框眼镜,他告诉我,只有在这样的老院子,才能感受到四季起伏更迭。我被他的这番话打动了,自此在四合院里钻研秋叶的形状。
在短暂而忙碌的季节里,我们偶尔到隔壁胡同的烤羊腿餐厅叙餐。同事们大多来自东北,一个个心口直快,他们热切询问我台湾的许多问题:是不是你们都像偶像剧里一样说话呀?你们台湾夜市有什么好吃的?对大陆有什么印象?
我告诉他们,我的祖籍河南,三代人在半个世纪内辗转流离。现在回到大陆,甚至在首都学习、打拼,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。
不得不说对台湾人而言,来到大陆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情。北方天候干燥,风土人情、饮食口味与南方截然不同。初来乍到时总有许多不习惯,比如用语差异,我曾将“卫生纸”说成“卫生巾”引起笑话。在应酬与工作习惯上,北京的节奏也更快,对许多台青而言适应是很大的难题。
然而,即便在种种困难中,我们依然感受到来自大陆同胞的温暖。黑龙江同事告诉我,在他们老家,外头泼一盆热水都可以结成冰。另一名浙江同事则说,北方有暖气才不冷呢,我们那儿冷都是透到骨子里的。他们教会我柔韧并具的生活方式,让我带着这份精神前往第二份工作,我被挖角到一家商业地产公司,担任市场总监。
在商场中,我学到文化如何落地成生活、如何成为人们日常的一部分。我得以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在工作中,热爱慢慢化为现实。老板的信任与同事的支持,让我大展手脚。
台湾是个比较小的地方,从课本上所理解到的大陆与现实看到的大陆有着落差。课本是死板地告诉我们地理方位、历史年代,但我在北京接触到一个个真实的人,来自四面八方的他们告诉我家乡的模样、北京的模样,让我无限憧憬着。于是我将他们与我的故事写下来,成为我的第一本书。
偶尔会想,如果不是因为选择来北京,选择来到这个充满挑战与新鲜的环境,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?会成就什么样的事情?
张毓中(右二)与河南家人于三门峡陕洲地坑院前合照。(图片由作者提供 中国台湾网发)
这三年间,我担任过市场总监,写完了一本书,旅行过内蒙古、浙江、上海、广西等地,更带着父亲返乡寻根。当隔着海峡的家人相拥时,我们都落下眼泪。
从最初,在北京大学里埋下的种子慢慢发芽,走向故宫、长城,走向东四胡同。在离职之后,我选择用自己的双眼与双脚,去见证这块土地,而现在回首,那正是我所向往的“中国梦”吧!(作者:张毓中,在京台湾青年、自媒体创作者、摄影师;编辑:张亚静)
(责任编辑:时尚)
-
来源:4月3日《新华每日电讯》作者: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顾天成 屈婷 徐鹏航 胡璐 黄垚 赵旭 侠克过敏,已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。世界过敏组织数据显示,全球约30%人口受过敏性疾病困扰,中 ...[详细]
-
2024年10月19日,伊朗、阿曼、俄罗斯在印度洋启动联合海军演习,并邀请沙特阿拉伯、卡塔尔、印度、巴基斯坦、孟加拉国和泰国等国的观察员参加。在巴以冲突多线外溢、美以“对表”报复伊朗导弹袭击的敏感阶段 ...[详细]
-
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区分局刑侦中队办公地点。人民视觉供图)为了追索债权,在北京经商的莆田市政协原委员张金龙向警察行贿237万余元。警察受贿后直接干预办案,以涉嫌虚假诉讼为由将张金龙的“对手”李文新刑事拘留 ...[详细]
-
2024年12月27日,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贺某阳故意伤害、虐待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案,对被告人贺某阳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十个月,以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,决定执行 ...[详细]
-
中国台湾网4月1日讯 三月的景宁,草长莺飞,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氛围。在这美好的时节,畲族传统节日“三月三”盛大启幕,台湾嘉宾跨越海峡,齐聚浙江景宁,共同沉浸在这场别具一格的文化盛宴之中,体验畲乡独特 ...[详细]
-
2024年12月12日,由南方周末主办的第四届科创大会于北京举办,探寻科创在不同行业、企业的发展脉络,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动能。会上,由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主任黄金萍担任主持,围绕“抓住技术变革 ...[详细]
-
2024年,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科创数据库一共收录了6976家公司。剔除研发投入未披露、连续营业利润为负、重大资产重组数据异常、ST公司等情况,最终进入科创评价和排名的有4206家。这份“脱水”后的中国企 ...[详细]
-
2024年第七届进博会,GSK把带状疱疹疫苗盒摆成“50+”的形状。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卓|摄。如果要选一个进博会上最“卷”展区,非“明星7号馆”莫属。“亚太首秀”“中国首展”“即将在华上市”“全球尚未 ...[详细]
-
绿营嘲讽《悟空》又搞崇洋媚外?统一“天命”必将击碎“台独”执念!
日前,国产3A游戏《黑神话:悟空》震撼问世,在全世界范围掀起了一股“西游热潮”。玩家们在惊叹游戏特效和剧情设计的同时,也沉醉于中华文化的细腻和深沉。其中有不少台湾青年在体验过游戏之后,也抛出了“想来大 ...[详细]
-
2024年,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,其在金融行业领域的落地应用备受关注。人工智能尤其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情况如何?发展趋势是什么?对专业要求度较高的金融从业人员未来是否可能被AI机器人取代? ...[详细]